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双高计划”建设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特色创新和复合人才培养的合作生态。2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红色空间“长春故事”特色创新课程建设座谈会,邀请长春广播电视台《发现长春》栏目策划人、历史顾问曹冬雁、吉林日报社理论部主任刘宗保,原吉林省书画院理论研究员轩宗武三位专家出席座谈会。职业通识馆负责人成玉莲、红色文化空间负责人李亚茹,马院各科室、教研室主任和课程组成员教师参加座谈会。

会上,三位专家认为学校“长春故事”课程具有教育性、创新性、适用性的特点,对课程的立意、结构、内容、特色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宝贵意见。曹冬雁老师认为“长春故事”课程的内容丰富,全面介绍了长春创业发展史。他认为课程还应重点讲述幸福长春,让学生体会净月潭的美、莲花山的艳、老城区的韵,以及幸福生活背后的来之不易,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守业的艰难,建议设立名家讲堂、音乐之声等创新教学形式。刘宗保老师从“长春故事”课程的思想舆论引导、课程内容选择、地域文化宣传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轩宗武老师就红色案例如何丰富、史实资料如何搜集整理、长春历史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讲解。三位专家还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座谈会持续5个多小时,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参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座谈会开的及时,各位专家用详实的史料、风趣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为课程建设解疑释惑。

本次会议对学院的红色文化空间建设以及特色空间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下一步统筹校内外资源,积极推进“长春故事”课程建设,力争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学校通识课程的名片之一起到了积极作用。